全球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巨头富士康(鸿海精密工业)周四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得益于人工智能(AI)服务器业务的强劲增长,其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7%,远超市场预期。

核心财务数据亮眼

财报显示,富士康第二季度营收达1.79万亿新台币(约59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与伦敦证券交易所(LSEG)SmartEstimates的预测一致。营业利润为565.96亿新台币,显著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97.67亿新台币;净利润达443.6亿新台币,较市场预估的388.1亿新台币高出14.3%。

AI服务器业务首次超越消费电子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AI服务器业务营收占比达41%,首次超过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35%),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该公司表示,其生产的AI服务器机架已与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建立深度合作,并预计本季度AI服务器收入将同比飙升170%以上。

多元化布局应对市场挑战

面对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富士康正加速多元化布局:

  • 战略投资:7月底宣布入股台湾工业电机制造商东元电机,合作建设AI数据中心;

  • 电动汽车与半导体:持续拓展电动车组装及半导体制造业务;

  • 应对美国关税:为规避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已将部分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同时计划未来十年在美投资10亿美元,强化北美供应链。

关税政策成潜在风险

近期,美国对台湾征收20%临时关税,并拟对进口半导体加征100%关税(豁免“在美建设”企业)。富士康在财报中预警,将密切关注“全球政治经济变化”对业绩的影响。

分析师观点
市场认为,富士康通过AI业务转型成功抵消了消费电子增长放缓的压力,但其未来表现仍取决于地缘贸易环境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