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勒冈州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ODFW)近日确认,一只成年雄性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于4月22日在哥伦比亚河下游被捕获。这是该入侵物种首次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现身,引发生态管理部门高度警惕。

此次发现的中华绒螯蟹具有明显特征:
- 螯足覆盖绒毛
- 甲壳两侧各有四根棘刺
- 体色呈棕橙或绿棕色
该物种以强大的环境适应力和破坏性著称,其特殊生活史要求淡水中生长、咸水中繁殖,并具备逆流迁徙能力,对水利设施和本地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 1980年代:首次在加州旧金山湾出现
• 1990年代末:年捕获量达10-80万只
• 2000年代:造成严重基础设施和生态破坏
• 2010年后:主要在东部地区零星出现

ODFW已联合华盛顿州和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采取行动:
- 设置专用诱捕装置
- 采集水体DNA样本
- 建立公众报告机制
- 加强执法检查(该物种在俄州属违禁生物)

尽管大闸蟹在亚洲是高档食材,但在美国:
- 禁止活体进口与交易
- 仅限科研用途特许
- 仅允许经处理的冷冻产品流通

当局呼吁民众发现疑似个体时立即上报,切勿私自处置。该事件凸显了生物入侵防控的持续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