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赛季推进,杨瀚森在球队的融入节奏逐渐加快,而这次采访中,他用接地气的回答和幽默的自嘲,让球迷看到了赛场外率真可爱的一面 —— 既有对老将帮助的感激,也有对自身特点的清醒认知,字里行间满是年轻人的轻松与坦诚。
 
3 位老将当 “领路人”:犯错就指点,赛场不慌了
 
作为年轻球员,杨瀚森在适应 NBA 节奏的过程中,少不了队内老将的帮扶。当记者问 “队里哪个老将负责带他” 时,他立刻说出三个名字:“DC(克林根)、Jrue(霍勒迪)和 Deni(阿夫迪亚)。”
 
他进一步解释,自己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失误时,比如跑错战术路线、防守站位偏差,三位老将从不会坐视不管:“有时候我跑位错了,或者传球没传好,他们会马上过来跟我说,比如‘这里应该往这边切’‘下一次可以慢一点观察’,不会让我自己琢磨半天。” 这种 “即时指点” 让杨瀚森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他在赛场上更有底气:“有他们在,我不用怕犯错,因为知道有人会帮我纠正,慢慢就越来越自信了。”
 
语言交流靠 “猜 + 试”:开玩笑 “各说各的”,实则努力融环境
 
跨文化交流是海外球员的必经关卡,杨瀚森也不例外。被问到 “和队友如何交流” 时,他先开了个玩笑:“我说我的,他说他的,哈哈!” 逗笑现场记者后,才认真解释实际情况:“其实我会试着说一点英语,比如简单的战术术语、传球时喊‘open(空了)’,他们跟我说话的时候,我也能大概猜到意思 —— 比如看手势、结合场上情况,慢慢就能理解了。”
 
虽然语言还没达到 “流畅” 的程度,但杨瀚森一直在主动适应:“平时会多听队友聊天,记一些常用的词,训练结束也会跟他们简单聊几句,比如聊今天的训练状态,或者问问饮食推荐,慢慢就熟了。” 这种 “不怕出错、主动尝试” 的态度,也让他更快融入球队氛围。
 
自嘲运动能力:“除我外都能跑跳”,清醒认自身特点
 
当国内记者问 “队内谁的运动能力让你惊讶” 时,杨瀚森因为是熟悉的母语提问,回答得格外放松,甚至开启 “自嘲模式”:“这个问题问得‘好’啊 —— 除了我以外大家都能跑能跳的!” 一句话既化解了 “选谁不选谁” 的尴尬,也展现出对自身特点的清醒认知。
 
事实上,杨瀚森的优势本就不在于 “飞天遁地” 的运动能力,而是身高、吨位带来的内线统治力,以及远超同龄人的传球视野。他的自嘲并非不自信,反而透着 “知彼知己” 的成熟:“大家的身体天赋确实都很好,能跑能跳能扣,但我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在篮下的卡位、传球组织,我们互相配合才能让球队更好。” 这种不盲目攀比、专注发挥自身优势的心态,正是他能在球队立足的关键之一。
 
随着采访结束,杨瀚森的 “率真形象” 也让更多球迷感受到他的可爱之处 —— 既有年轻球员的谦逊好学,也有不怯场的幽默风趣。未来,在三位老将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相信他能更快适应 NBA 节奏,在赛场上展现更多 “中国内线” 的实力,让球迷看到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