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比赛堪称 “季前赛剧本杀”—— 开拓者用三节时间建立巨大优势,却在末节被勇士的 “替补狂潮” 冲垮;而杨瀚森的 NBA 首秀,也像一场 “浓缩版成长课”,既有亮点也有明显短板,成为全场除逆转外最受关注的焦点。

 

比赛进程:从 “开拓者碾压” 到 “勇士末节风暴”

整场比赛走势堪称 “过山车”,前三节与末节仿佛两支球队在较量:
  • 前三节:开拓者火力全开,分差一度破 20
     
    首节开拓者就开启 “三分雨 + 内线冲击” 模式,卡马拉单节砍 12 分,球队单节轰 39 分,以 14 分优势领跑;次节夏普接过进攻大旗,里外开花连得 8 分,开拓者半场命中 12 记三分,带着 39-25→78-62 的优势进入中场;第三节开拓者更是将分差扩大到 21 分(95-74),杨瀚森也在本节完成 NBA 生涯首分 —— 先是空切顺下接队友传球上篮得手,随后又补篮命中,为自己的首秀添上关键分数。
  • 末节:勇士替补 “集体开挂”,单节 51 分逆转
     
    末节风云突变!勇士撤下库里等主力,派上波斯特、克赖尔等替补球员,却意外掀起 “得分狂潮”:波斯特连续突破 + 三分单节砍 12 分,克赖尔、希尔德也轮番冲击开拓者防线,勇士单节投篮命中率飙升至 68%,还迫使开拓者出现 7 次失误。反观开拓者,防守端彻底 “断电”,球员跑动积极性下降,杨瀚森也因犯规危机在末节 1 分 35 秒犯满离场,勇士趁机从落后 12 分(102-114)追至反超,最终凭借理查德关键上篮 + 技术犯规四罚全中锁定胜局,单节净胜 18 分完成大逆转!

 

杨瀚森首秀:4+4 藏亮点,6 犯 4 失误显短板

作为中国球迷最关注的球员,杨瀚森的首秀既有 “让人眼前一亮” 的时刻,也暴露了他适配 NBA 的核心难题:
  • 亮点:篮板嗅觉 + 传球意识初显
     
    尽管得分不多,但杨瀚森在 21 分钟里展现出不错的内线意识:4 个篮板中有 2 个前场篮板,体现出对篮板落点的判断;一次给队友的 “击地传球” 助攻,也展现出不同于传统中锋的传球视野 —— 要知道,这是他在适应 NBA 节奏、对抗的同时,仍能做出的 “战术贡献”,主教练比卢普斯赛后也认可:“他的掩护质量很高,能在进攻端找到空位队友,这是值得肯定的潜力。”
  • 短板:犯规 + 失误 + 对抗,适配难题待解
     
    首秀的 “6 次犯规 + 4 次失误”,也直接点出杨瀚森当前的核心问题:
    1. 犯规控制:6 次犯规中有 4 次来自进攻端(掩护犯规、进攻犯规),显然还没适应 NBA “更严格的判罚尺度”,尤其是掩护时的身体接触判罚;
    2. 节奏适配:上半场因不适应 NBA 的攻防速度,几乎没有触球机会,仅靠篮板和传球刷数据,直到下半场才逐渐找到节奏;
    3. 身体对抗:面对勇士内线的冲击,杨瀚森在防守端显得有些吃力,几次篮下卡位都被对手顶开,身体强度仍需加强。
       
      不过对新秀而言,首秀暴露问题并非坏事 —— 比卢普斯已明确表示:“会给杨更多出场时间,让他在比赛中调整,这是新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两队核心表现:开拓者 “头铁” 丢优势,勇士替补立大功

除了杨瀚森,两队关键球员的表现也直接左右比赛走向:
  • 开拓者:夏普 22 分难救主,防守崩盘成致命伤
     
    夏普无疑是开拓者最稳定的得分点,全场 22 分 6 篮板,三分 5 中 2,多次在关键时刻用突破打破勇士防守;卡马拉(14 分 2 盖帽)、阿夫迪亚(14 分)也有不错表现,球队篮板以 60-44 碾压勇士。但末节开拓者防守端 “集体掉线”—— 既防不住勇士的突破,也挡不住三分,还频繁出现传球失误,最终让到手的胜利 “飞了”,暴露了 “关键时刻专注度不足” 的老问题。
  • 勇士:替补爆发成逆转功臣,库里轻松打卡
     
    勇士能完成逆转,替补阵容功不可没:波斯特全场 20 分 4 篮板,末节 12 分成为 “逆转发动机”;克赖尔 14 分、希尔德 13 分,两人合计命中 5 记三分,为进攻端提供稳定火力。核心库里则 “划水” 登场,仅打 24 分钟,11 分 4 篮板 3 助攻,第三节后就坐着场边看队友翻盘,尽显 “冠军球队的松弛感”。主帅科尔赛后调侃:“替补们今天抢了主力的风头,这种深度正是我们想要的。”
这场比赛虽只是季前赛,却给两队都提了醒:开拓者需解决 “领先后的防守专注度”,而勇士的替补深度已成为新赛季的 “隐形优势”;对杨瀚森而言,首秀的 “阵痛” 是成长的起点,如何调整犯规控制、适应 NBA 节奏,将是他接下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