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10 月 27 日,F1 墨西哥大奖赛上演争议判罚风波😠。七冠王刘易斯・汉密尔顿在比赛初期因 4 号弯冲出赛道后切草皮重返赛道,被判定 “对马克斯・维斯塔潘形成持续性优势且未立即归还位置”,遭罚 10 秒停站。这一处罚直接让他从潜在领奖台竞争者跌至第八完赛,而此前队友查尔斯・勒克莱尔、维斯塔潘均有类似切弯 / 冲赛道行为却未受罚。汉密尔顿赛后怒斥判罚 “前后不一致,简直离谱”,法拉利领队弗雷德・瓦塞尔也质疑 “10 秒罚太重,从未见过类似情况”,尽管赛事干事承认汉密尔顿因速度过快无法按规定路线回归,但坚持 “持续性优势” 足以构成处罚。这场判罚的核心争议,集中在汉密尔顿比赛初期的一次赛道偏离及后续处罚的 “双重矛盾”—— 既与其他车手的类似行为处理不一致,也被认为处罚力度远超常规。比赛开局阶段,汉密尔顿与维斯塔潘再现 2021 年 “巅峰对决” 式缠斗:在 1 号弯被维斯塔潘逼至外线后,汉密尔顿在 4 号弯尝试走线时右前轮失控,本应驶入指定的逃生通道(黄色路线),却因赛道粉尘过多、车速过快无法减速,最终切过草地重返赛道,并在归位后处于维斯塔潘前方。赛事干事赛后解释,汉密尔顿的问题不在于 “未能走逃生通道”(承认其速度过快导致无法按规定路线行驶,未违反赛事总监指令),而在于 “切弯后获得持续性优势”—— 他超越了维斯塔潘的赛车,且未在第一时间主动归还位置,因此按 “离开赛道并获利” 的标准条款处以 10 秒停站 penalty。这一 10 秒 penalty 对汉密尔顿的比赛节奏造成毁灭性打击:处罚前,他凭借出色起步已升至第二位,具备冲击 podium(领奖台)的实力;停站后,他直接掉至中游集团,受限于墨西哥城赛道 “难超车” 的特性,最终仅以第八名完赛。比赛中,他通过无线电暴怒吐槽:“这简直是胡说八道!”(That's such b------, man!),情绪激动程度罕见。
汉密尔顿与法拉利车队的不满,根源在于 “判罚标准的一致性”—— 比赛中至少两名关键车手出现类似行为,却未受到任何处罚,形成鲜明对比。比赛起步阶段,勒克莱尔在 1 号弯 chicane(减速弯)切弯,且切弯后仍保持在汉密尔顿前方,未被判定 “获利”,无任何处罚;更早阶段,维斯塔潘也曾直线冲出赛道后切草皮回归,切弯距离长达 100 米,同样未被赛事干事追究,全程保持领先位置。汉密尔顿赛后直言:“我做的和周围人没区别!我尝试走逃生通道,但那里全是灰尘,根本刹不住车才切了草 —— 那本身就是逃生路线的一部分。别人切弯拿了位置没事,就我被罚 10 秒,这太离谱了。”(I was pretty much the same as all the other people around me... It was pretty nuts.)。法拉利车队负责人弗雷德・瓦塞尔直接质疑处罚力度,认为这完全超出同类案例的常规尺度:“这让我们丢了第四的位置…… 你可以说我们没按赛事总监的路线走,但 10 秒 penalty?我不记得什么时候有过类似情况。” 他进一步对比维斯塔潘的案例:“维斯塔潘之前切了 100 米的草,却没事。说实话,这处理得很糟糕 —— 不是说要根据赛道调整判罚,但至少得合理吧?哪怕罚 5 秒,我们大概率还能拿第四,10 秒根本没法追。”
面对质疑,赛事干事在赛后发布的官方裁决中,试图解释 “处罚的合理性”,但未能完全平息争议。裁决核心逻辑分为两点:一是 “未违规逃生路线” 但 “已获利”,承认汉密尔顿因 “速度过快” 无法按规定的黄色路线(逃生通道)回归,因此不构成 “违反赛事总监指令”;但强调 “切弯后超越维斯塔潘并持续保持优势” 是关键 —— 按 F1 规则,“离开赛道获得持续性优势” 必须处罚,这是 “标准条款”(standard penalty),与其他案例的 “是否获利” 判定不同。二是 “优势是否归还” 是关键,干事认为,汉密尔顿在获得优势后,未在第一时间通过 “让车” 等方式归还位置,属于 “主动保留优势”,因此触发更严厉处罚;而勒克莱尔、维斯塔潘的案例中,干事认定 “未形成明确的持续性优势”,或 “优势未影响关键竞争格局”,故未处罚。不过这一解释并未被外界接受 —— 多数 F1 评论员认为,汉密尔顿的 “优势” 更多是 “缠斗中自然形成”,且墨西哥城赛道的特性导致 “归还位置” 难度极大,10 秒 penalty 仍显过重。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