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出台 填补行业空白
6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第1部分:公共充电桩》(T/GBC 47—2025)团体标准在广西正式实施,由南宁市电动车行业协会与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联合发布。这是广西首个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技术规范,填补了区域内充电设施标准的空白。
提升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标准明确充电桩需具备防火防爆、过载保护、防水等级(如IP67)等安全要求,同时必须搭载北斗/GPS双模定位、远程监控和数据交互功能,实现用户与政府监管平台的实时联动。
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统一技术标准有助于消除各地建设不一、管理混乱等问题,降低企业执行成本,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方便市民绿色出行
新标准提升了充电兼容性和使用便捷性,解决市民在户外骑行时充电难题,促进电动出行普及。
企业引领 推动落地实施
人民出行作为参与标准制定的龙头企业,计划2025年内在南宁市完成1000个高流量站点的智能化升级,并逐步拓展至全国。
行业专家评价积极
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表示,该标准融合智能化成果,符合地方需求,可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范本,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高效、安全发展。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