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了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医师肖飞及住院医师董袭莹一案的调查处置结果。通报显示,肖飞因在手术期间擅离职守、违背医德,以及与董袭莹等人存在不正当关系,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并遭解聘;董袭莹则被证实入学资格造假,其毕业证书及医师资格均被撤销。  

肖飞擅离手术室 医德私德双失
调查通报指出,时任中日友好医院胸腔外科副主任医师的肖飞,在2024年7月为患者进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时,竟在患者麻醉状态下中断手术,擅自离开手术室,严重违背医疗伦理,“将个人情绪凌驾于患者生命安全之上”。此外,肖飞在婚姻存续期间与董袭莹等多人存在不正当关系,进一步引发舆论哗然。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对肖飞作出开除党籍、解除聘用关系的处分;北京市卫健委则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并禁止其5年内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医院因管理疏漏被责令限期整改,并面临警告及罚款。  

董袭莹入学资格造假 学术不端被撤销学位
通报还披露,董袭莹2019年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试点班时,伪造大学物理、化学等4门课程共计16个学分,不符合当年报考资格。此外,其2023年博士论文与他校毕业生论文重复率超过20%,存在严重抄袭行为。  

北京协和医学院据此撤销董袭莹的毕业证书及博士学位证书;北京市卫健委亦同步撤销其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  

案件暴露医学教育管理漏洞 引发社会多重质疑  
此案不仅涉及医德私德问题,更引发对中国医学教育体制及特权现象的广泛讨论。通报指出,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录取审核、实习管理、论文审查等方面存在“试点方案不严密、管理不严格”等问题,目前正全面整改。国家卫健委与教育部已介入评估,督促完善“4+4”试点项目。  

舆论聚焦特权与公平 体制内外差距再受诟病 


此案在中国社交平台持续发酵,公众质疑焦点集中于:  
1. 私德争议:肖飞与多名医护人员的婚外关系;  
2. 医德沦丧:肖飞为安抚董袭莹竟弃患者于不顾;  
3. 特权质疑:董袭莹父母被指为体制内高官,其“一路绿灯”入学就业引发不公争议;  
4. 教育漏洞:“4+4”医学培养模式的严谨性遭质疑。  

舆论普遍认为,此案折射出中国体制内家族与普通民众在资源获取上的巨大差距,进一步激化对社会公平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