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讯)高盛集团最新研究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揭示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国际油价独特的政策倾向。这项研究基于对特朗普16年间社交媒体帖文的系统梳理,为理解美国能源政策提供了新视角。
油价反应规律显现政策逻辑
研究发现特朗普对油价变动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反应。当西德州中级原油(WTI)价格突破每桶50美元时,其发文呼吁降价的概率高达87%;而在30-50美元区间则多保持沉默;当油价跌破30美元时,则有72%的概率转而支持提价。这种不对称反应模式折射出其在通胀管控与能源独立间的平衡考量。
双重政策目标的内在张力
分析指出特朗普能源立场存在内在矛盾。作为候选人时,他既承诺抑制能源价格以缓解通胀,又主张扩大本土开采确保能源主导。这种张力在2018年油价达76美元时尤为凸显,当时他频繁施压OPEC增产;而在2020年油价暴跌时,又迅速出台页岩油企救助政策。
产业盈亏线塑造沉默区间
报告特别强调,美国页岩油平均60美元的盈亏线,或解释特朗普对30-50美元区间的默许态度。这一价格带既能避免通胀压力,又可维持产业基本利润,形成独特的"政治舒适区间"。
市场影响呈现多维度特征
研究预测若特朗普再次当选,可能重启社交媒体施压OPEC的模式。但放松监管等政策对产量的影响存在3-5年滞后期。该结论支持高盛对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82美元的预判。
能源市场或面临连锁调整
业内专家指出,这种明确化的价格偏好可能引发多重市场调整。从美国战略储备操作到页岩油企套保策略,乃至中东产油国定价模型,都可能作出针对性调整。特别是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政治因素对油价的影响权重正在持续提升。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