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数据全面下滑
7月25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核心指标持续恶化:

  • 汽车业务营收:167亿美元(同比下滑16%)

  • 总营收:225亿美元(同比降12%,低于预期的227.4亿)

  • 全球交付量:38.4万辆(同比减少14%,连续两季下跌)
    财报公布后股价单日暴跌8%,年内累计跌幅达24%,成为科技巨头中表现最差股票

多重危机交织
1. 政策红利消失
马斯克在财报会上警告,9月底联邦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终止后,公司将面临更严峻挑战。国会通过的"大美法案"直接冲击特斯拉主力市场。

2. 中国车企围剿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份额正被比亚迪等中国品牌蚕食。中国本土市场更面临蔚来、小鹏等品牌的低价竞争。

3. 产品线老化
投资者期待的低价车型虽已6月试产,但特斯拉拒绝提供明确量产时间表。晨星分析师指出,管理层已撤回"2025年增长"预期,与机构预测的年度销量下滑趋势吻合。

马斯克政治活动引争议
这位兼任特朗普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的CEO近期动作频频:

  • 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AfD

  • 公开反对总统支出法案

  • 宣称将组建新政党
    分析人士担忧,其政治立场可能进一步分化消费者群体。

市场信心持续流失
CFRA分析师指出:"没有新车型、没有增长指引、没有税收优惠——特斯拉正在失去讲新故事的能力。"随着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特斯拉的先发优势正快速消解。公司能否在下半年凭借低价车型扭转颓势,将成为决定其市场地位的关键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