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危机的航空制造业巨头波音公司周二(7月30日)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多项关键指标显著改善,展现出近年来最强劲的复苏势头。数据显示,该公司当季飞机交付量达150架,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推动营收同比增长35%至227.5亿美元,季度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0.9亿美元大幅收窄至1.76亿美元。

核心数据超预期 现金流目标明确

  • 营收:227.5亿美元(预期218.4亿美元),商用飞机部门销售额同比激增81%

  • 亏损:调整后每股亏损1.24美元(预期每股亏1.48美元)

  • 现金流:运营支出降至2亿美元(去年同期超43亿美元),CEO承诺四季度实现正向现金流

  • 产量恢复:737 Max月产量达38架FAA上限,计划三季度申请提升限额

波音CEO戴维·卡尔霍恩(David Calhoun)在CNBC节目中表示:"变革需要时间,但我们已看到业务表现的实质性改善。若持续聚焦安全、质量和稳定,2025年将成为转折之年。"这位去年8月上任的资深航空业领袖获得多家航司高管公开背书,显示行业信心正在重建。

危机后遗症仍存 两大挑战待解

尽管业绩回暖,波音仍面临重大障碍:

  1. 认证延迟:737 Max 7和Max 10机型认证推迟至2026年,工程师正紧急修复防冰系统缺陷

  2. 劳资纠纷:国防部门3,200名员工否决新劳工协议,可能引发罢工冲击军工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波音二季度计提4.45亿美元特殊支出,用于履行与美国司法部就737 Max两起空难达成的和解协议。该部门当季收入增长10%至66亿美元,服务业务销售额亦增长8%。

交付量成关键指标 航司支付模式凸显压力

分析师指出,150架的季度交付量标志着波音自2018年以来最佳表现——那一年也成为该公司最后一个盈利年度。由于航空公司仅在接收飞机时支付大部分款项,提升交付效率直接关乎现金流改善。

"38架的月产上限只是起点,"卡尔霍恩强调,"我们将在稳定现有产能后,与FAA合作进一步提高产量。"据悉,波音已恢复向中国交付737 Max飞机,这个关键市场的重启将为其复苏再添动力。

截至发稿,波音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3.2%。摩根大通报告认为,若产能提升计划获监管批准,波音2025年自由现金流有望达到100亿美元,但警告"认证延期可能影响中长期机型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