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近日公开表示,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未来将成为公司价值的主要来源,预计贡献特斯拉总价值的80%以上。他甚至预测,Optimus有望推动特斯拉市值达到2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前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一半以上。
这一乐观展望发布之际,特斯拉正面临销量连续多季度下滑的挑战。受到来自中国低成本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产品线更新缓慢,以及马斯克本人争议性言论及政治关联的影响,公司近期业绩持续承压。马斯克试图通过强调长期技术愿景,重新吸引华尔街的关注。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特斯拉的未来叙事
特斯拉将其未来押注于两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领域: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马斯克在7月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称:“特斯拉在现实世界人工智能技术方面遥遥领先,是全球最先进的公司。”
然而,在这些关键领域,特斯拉的实际进展已落后于部分竞争者:
- 在自动驾驶出租车方面,特斯拉近期才于奥斯汀和旧金山启动测试,而Waymo(Alphabet旗下)已在多城市实现商业化运营,并于今年5月达成1000万次付费出行。百度Apollo Go也已在中国多地提供服务。
-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中国企业如宇树科技(曾多次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获奖)正快速崛起,其他参与者还包括波士顿动力、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1X和Figure等。
Optimus计划:量产目标与高管变动
马斯克今年3月提出,特斯拉计划在2024年生产5000台Optimus机器人。公司第一季度股东大会进一步明确,目标在2025年于弗里蒙特试点产线实现生产,并逐步在工厂内部署这些机器人执行任务。
但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近期遭遇高层人事变动。6月,领导Optimus项目九年的副总裁米兰·科瓦克(Milan Kovac)宣布离职,为研发进程带来不确定性。
特斯拉设计Optimus的初衷是开发一款双足智能机器人,能够胜任从工业生产到家庭服务(如保姆)的多种任务。尽管面临内外部挑战,马斯克仍坚持将Optimus视为重塑特斯拉价值的关键所在。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