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获得的一封致客户信函显示,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已暂停向其位于中国广东东莞的封装工厂供应晶圆。这一决定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的芯片供应紧张局面。

该决定源于10月26日东莞工厂的停产事件,安世临时首席执行官Stefan Tilger在信中称,停产是“当地管理层未能遵守约定付款条款的直接后果”。

中荷所有权纠纷引发运营调整,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

自9月30日荷兰政府从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接管安世半导体并撤换其中方首席执行官以来,双方一直处于运营纠纷中。安世中国子公司已恢复对本地客户的芯片供应,但要求所有分销商销售以人民币结算,改变了以往使用美元等外币的交易模式。该公司在荷兰生产的大量芯片约有70%在中国完成封装,主要供应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

安世寻求替代方案,强调不退出中国市场

安世在信中表示,尽管暂停晶圆供应,公司正在开发替代方案以确保客户供应不受长期影响,并强调这一决定不代表其有意退出东莞工厂或中国市场。公司同时澄清其财务独立于闻泰科技,不依赖后者资金支持。目前,安世荷兰方面已确认信函内容但拒绝进一步评论,而中方子公司及闻泰科技均未回应。

多边磋商启动,欧盟寻求“外交突破”

荷兰政府将问题转交安世自行处理,称接管行为旨在保护生产能力而非干预日常运营。欧盟科技负责人亨娜·维尔库宁在与安世管理层会面后表示,正推动“外交突破”解决当前僵局,并考虑采取中短期措施缓解欧洲工业压力。此次纠纷发生在美国将闻泰科技列入出口限制名单后,尽管荷兰官方称接管源于治理缺陷。

汽车行业紧急应对,芯片价格飙升十倍

行业机构已对潜在生产中断发出警告。Stellantis集团表示已设立“作战室”实时监控供应情况,而日产汽车称其芯片库存可维持至11月初。市场方面,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安世芯片产品价格在两周内从几分钱飙升至每件两三元,涨幅超过十倍,反映出供应紧张的急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