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格力电器 2025 年三季报与中期分红预案同步出炉: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第三季度营收同比跌幅更是扩大至 15.09%😥;但另一边,公司拟每 10 股派现 10 元,豪掷 55.85 亿元给股东发 "大红包",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已超 1476 亿元👏。业绩承压下的慷慨分红,叠加董明珠此前多次拿分红对比小米,让雷军及小米集团再度被推上舆论风口。

 

业绩遇冷:营收净利双降,空调主业承压

格力三季报的 "寒意" 颇为明显。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371.8 亿元,同比下降 6.5%;归母净利润 214.61 亿元,同比下降 2.27%。若聚焦单季度,第三季度营收 398.55 亿元、净利润 70.49 亿元,同比跌幅分别达 15.09% 和 9.92%,下滑态势进一步加剧。
 
业绩承压的核心症结仍在空调主业。作为占比近八成的营收支柱,空调业务受多重因素拖累:房地产市场低迷削弱家装需求,3Q25 国补退坡导致行业出货增速走弱,而格力坚持不降价的策略虽保住了 28.44% 的行业最高毛利率,却也使其二季度内销份额同比下滑 1 个百分点。同时,公司 6-8 月密集成立 60 家恒信系子公司推进渠道改革,短期阵痛也拉低了出货效率。
 
不过财报中亦藏亮点: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 457.28 亿元,同比暴涨 259.71%,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同期下降 2.25 个百分点至 62.8%,财务结构持续优化为分红提供了底气。

 

分红大战:56 亿红包引热议,小米 0 分红再被 "点名"

"业绩虽降,分红不减" 成为格力此次披露的最大焦点。拟派现 55.85 亿元占前三季度净利润的 26.02%,这一决策延续了格力上市以来的高分红传统。公司直言,充裕的现金流和稳健的盈利能力为分红奠定了基础,此举旨在增强投资者回报。
 
这一操作再度让董明珠的 "老对手" 雷军陷入讨论。回顾今年 3 月,董明珠在 "董明珠健康家" 北京首店直播中就曾暗指:"有人成了首富,但你看看给股民分了多少钱,只是靠炒高股价"。而数据显示,小米自 2018 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为 "0",与格力形成鲜明对比。
 
对此舆论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力赞格力 "良心企业,对得起长线股东";反对者则犀利指出 "稳定期企业靠分红留股东,上升期企业需利润扩张",更有网友直言 "股价增值比分红更香"。此前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曾以 "时代抛弃你时不说再见" 疑似回应,如今争议再度升温。

 

三巨头对决:格力 "单项领跑,全能稍逊"

将目光投向家电行业格局,格力与美的、海尔的前三季度比拼呈现 "有输有赢" 的态势:

 

营收:格力以 1371.8 亿元位列第三,落后于美的、海尔;

净利润:格力 214.61 亿元排名第二,介于美的与海尔之间;

毛利率:格力 28.44% 拔得头筹,领先美的 25.87%、海尔 27.21%。

在业绩压力下,格力正加速破局。技术端,两项自主研发压缩机技术获 "国际领先" 认证,攻克行业难题;产品端,推出光伏空调、宠物净化器等新品,发力全屋智能;渠道端,"董明珠健康家" 门店超 1000 家,试图扭转 "格力 = 空调" 的认知;国际化方面,东南亚自主品牌出口占比从 30% 跃升至 80%,成为新增长极。
 
只是,渠道更名引发的 "个人 IP 与品牌绑定过深" 争议仍在发酵 —— 从格力手机开机画面到千余家 "董明珠健康家" 门店,外界担忧过度依赖个人形象可能埋下品牌风险。
 
当前,家电行业正处转型深水区,格力一边用分红稳住股东信心,一边在技术、渠道、国际化多线突围。这场 "铁娘子" 主导的转型战能否见效,56 亿红包背后的发展底气能否持续,仍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