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南阳王女士因50多天大的宝宝被奶奶偷偷剃光胎发,当场崩溃大哭近1小时。事件源于奶奶秉持“不剃胎发易生病”的传统观念,而王女士担忧此举损伤宝宝毛囊,最终双方以理解达成和解。该事件引发全网对“剃胎发”习俗的热议,儿科专家明确表示,“满月剃胎发能让头发更黑更密”的说法无科学依据,新生儿剃胎发还可能面临毛囊损伤、感染等风险,仅特殊情况可适当剪短而非剃光。
“出门不到20分钟,宝宝的胎发就没了!”王女士发布的视频中,刚满50天的宝宝头顶光秃秃的,而奶奶站在一旁面露委屈。王女士在视频中解释,自己一直反对给新生儿剃胎发,担心锋利的工具损伤宝宝娇嫩的毛囊,但奶奶坚持老一辈说法,认为胎发不剃会影响健康,容易让孩子生病。情绪激动的王女士崩溃大哭近1小时,网友们对此看法不一,有人共情王女士的担忧,也有人理解奶奶的传统心意,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议榜。
最终王女士在后续回应中表示已原谅奶奶,“她也是出于对宝宝的疼爱,只是观念不同”。这场家庭小冲突,却戳中了无数新手爸妈的痛点——“满月剃胎发”作为流传已久的习俗,到底该不该遵循?很多家长坚信,剃掉胎发能让宝宝未来的头发长得又黑又密,甚至有地方会专门举行“满月剃头仪式”,认为这能为孩子祈福避灾。
核心误区:剃胎发与头发生长无关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郝虎医生直言,“满月剃胎发本身没有科学依据”。宝宝头发的粗细、疏密、颜色,从出生时就基本定型,与剃不剃胎发、剃的次数毫无关联。
头发生长的关键在于遗传和营养。郝虎解释,胎儿时期毛囊发育有关键期,若孕妇在此阶段营养吸收不足,会直接影响宝宝头发的初始生长状态;而父母的头发状况更是核心影响因素,通常父母头发浓密,宝宝日后头发也会相对较好。那些看似“剃完头发变浓密”的情况,其实是胎发本就会在出生后3-6个月自然脱落,被更粗壮的新发替代,与剃发行为本身无关。
主要风险:新生儿剃胎发隐患多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给新生儿剪胎发。”郝虎强调,新生儿皮肤厚度仅为成人的1/3,娇嫩且抵抗力弱,毛囊也处于发育阶段,剃发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损伤。
具体风险主要有两点:一是毛囊损伤,剃刀的摩擦或刮伤可能破坏头皮下的毛囊,严重时会导致局部脱发;二是感染风险,胎发是头皮的天然保护层,剃光后细菌可直接附着在头皮表面,而头皮毛细血管丰富,一旦细菌入侵,极易引发毛囊炎等感染。京东健康数据显示,每年夏季都有不少宝宝因剃光头引发皮肤问题就诊。
特殊情况:仅两种情形可剪短胎发
并非所有情况都不能动胎发,以下两种特殊情况可考虑适当剪短,但绝对不能剃光头:
宝宝头发偏黑且异常浓密,尤其在夏季,容易出汗捂出湿疹、汗疱疹,剪短有助于头皮散热;
宝宝头皮已长出湿疹、汗疱疹或脓疱疹,剪短头发便于清洁和护理患处。
郝虎特别提醒,若因病情需要必须剃光头发,剃完后需用碘伏或医用酒精对头皮破损部位消毒,避免感染加重。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