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北京两个家庭七人在户外野餐时遭遇惊险一幕——使用仅一个月的卡式炉突然爆炸,导致全员不同程度烧伤。现场照片显示,伤者全身包裹纱布如"木乃伊",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当事人陈先生表示,该炉具仅第二次使用,爆炸毫无预兆,提醒公众谨慎使用此类产品。  

专家解析事故原因
北京消防部门调查指出,此次爆炸主要涉及三大安全隐患:  
1. 锅具不匹配:使用大于炉底的锅具导致热量传导至气罐;  
2. 热源过近:气罐未与明火保持安全距离;  
3. 装置失效:过压保护弹簧可能未定期检查维护。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半年内第二起公开的卡式炉事故。2023年12月,"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也曾因同类事故面部烧伤。  

国家标准与使用盲区 
尽管我国强制要求卡式炉配备过压保护装置,但消防专家强调:  
• 该机械装置会随使用逐渐老化,需每月测试弹簧回弹;  
• 禁止在密闭空间使用,气罐存放温度不得超50℃;  
• 建议选购带有"熄火保护"功能的升级款产品。  

伤者现状与消费警示
目前7名伤者中,重度烧伤者仍需住院,其余已出院但需持续换药。市场监管部门提醒,近期露营热带动卡式炉销量激增,消费者应:  
✓ 保留购买凭证以便维权  
✓ 使用前检查气罐密封圈是否完好  
✓ 避免网购"三无"替代气罐  

此次事件再次敲响户外用品安全警钟,相关行业标准修订已提上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