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10月技术大会上透露,公司已获得2025年及2026年总计5000亿美元的芯片订单,涵盖Blackwell图形处理器、明年推出的Rubin GPU及网络组件。

这一数据显著超出市场预期,Wolfe Research分析师Chris Caso测算其数据中心销售额可能比原2026年预期高出600亿美元。然而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反而下跌5%,反映投资者对AI基础设施过度支出的担忧。

巨头资本开支助推增长,生态布局深化技术护城河

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投入:谷歌、亚马逊、微软与Meta均在近期财报中明确增加基础设施支出。奥本海默分析师里克·沙弗指出这反映"对人工智能永无止境的需求"。

英伟达同步拓展战略合作,包括向OpenAI股权投资100亿美元以换取400万-500万GPU采购承诺,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提升芯片协同,以及1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股份布局通信网络集成。

地缘政治与竞争格局成潜在变量

中国市场成为关键不确定性因素。尽管英伟达通过向美国政府支付15%分成获得H20芯片出口许可,但高管对在华销售前景表态谨慎,且未推出H20后续产品。

分析师估算中国年市场潜力超500亿美元,但黄仁勋强调出口政策"取决于特朗普总统决定"。同时,亚马逊、谷歌等客户自研ASIC芯片的趋势,正挑战英伟达在AI GPU市场90%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