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密斯的空间价值:作为身高 2.08 米的空间型四号位,史密斯本赛季场均贡献 12 分 7 篮板,三分命中率 38%,完美适配现代篮球拉开空间的需求。其防守覆盖 1-4 号位的能力,与申京、伊森组成的 “移动长城” 体系,使火箭防守效率稳居联盟前三。
- 伊森的防守硬度:伊森场均 1.7 抢断 + 0.9 盖帽的防守数据亮眼,快攻转换和前场篮板拼抢能力突出(场均 6.4 篮板)。尽管进攻端存在稳定性问题(三分命中率 34.2%),但其防守影响力被乌度卡视为季后赛关键。
- 体系化学反应:两人在防守端的互补性极强 —— 史密斯的协防意识与伊森的单兵对抗形成合力,共同支撑火箭无限换防策略。本赛季火箭防守效率联盟第二,两人在场时百回合净胜分达 + 5.2。
💼 续约博弈与薪资逻辑:
- 提前续约资格:两人均符合今夏提前续约条件,但火箭倾向于延迟操作。史密斯团队索要 3500 万年薪,而火箭报价 4 年 1 亿,双方分歧显著;伊森预计续约金额低于 2500 万,但火箭更可能等待明年夏天重新评估。
- 薪资空间策略:火箭 2025-26 赛季薪资已达 1.8 亿美元,若续约两人可能触发奢侈税。管理层计划利用明年到期合同(如范弗利特 4488 万球队选项)释放空间,届时可匹配其他球队报价或重新谈判。
- 风险对冲:推迟续约可降低伤病或表现下滑风险。例如,伊森本赛季因左小腿伤病缺席多场,而史密斯虽无重大伤病,但其季后赛效率下滑(场均 7.4 分,命中率 42%)需持续观察。
🎯 选秀与交易的双向考量:
- 第 10 顺位策略:火箭明确表示不会选锋线新秀替代伊森和史密斯,而是瞄准投射型侧翼(如 NCAA 三分 37.1% 的卡特・布莱恩特)或即战力控卫(如特雷・亚历山大),以填补外线火力短板。
- 交易底线:总经理斯通已拒绝多队报价,强调 “除非能换来杜兰特级别的巨星”,否则两人将留队。例如,曾有球队尝试用次轮签 + 潜力新秀交易伊森,但被直接回绝。
- 未来资产保护:火箭未来 8 年拥有 9 个首轮签,可交易 6 个,但管理层不愿透支选秀权。例如,若追求字母哥或杰伦・布朗,可能需送出申京 / 格林而非伊森和史密斯。
总结:火箭的决策凸显长期重建逻辑 —— 以伊森和史密斯为防守基石,搭配申京、阿门・汤普森等年轻核心,构建可持续的冠军框架。尽管续约博弈和薪资压力存在不确定性,但管理层拒绝短期交易的决心,以及乌度卡战术体系对两人的依赖,均表明这对锋线组合将是火箭冲击季后赛的关键。未来一年,两人的成长轨迹和续约谈判结果,或将决定休斯顿复兴的速度与高度。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