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的首秀从高位策应开始:
- 战术支点价值:首回合跳球后,他在弧顶假投真传,击地助攻西索科暴扣得手;随后单手直塞卡尔顿空切上篮,3 分钟内主导球队 15-2 的进攻高潮。这种「指挥交通」式的传球能力,与掘金核心约基奇如出一辙。
- 挡拆开发潜力:他全场参与 12 次挡拆(开拓者夏联最高),其中 5 次直接转化为助攻,3 次通过手递手创造三分机会。夏联主帅罗尼・伯勒尔赛后表示:「杨在挡拆中的决策速度,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 护框效率:3 次封盖全部来自禁区(篮下 6 英尺内),对位的勇士内线博尔登(3 中 0)、大莫布里(9 中 0)合计 12 投 0 中。他的 2.20 米臂展和 2.82 米站立摸高,在篮下形成天然屏障。
- 移动短板:面对勇士后卫阿姆斯特朗的挡拆换防,他的横移速度偏慢,导致两次被突破造犯规。夏联赛后他坦言:「对手的速度让我很不适应,需要加强脚步训练。」
- 打板三分的战术信号:命中一记右侧 45 度打板三分,这是他特训后的成果 —— 休赛期他修正了投篮手型,三分命中率从 CBA 的 22.6% 提升至 34.5%。
- 低位技术的「选择性展示」:尽管开拓者未设计太多低位单打,但他在有限机会中展现了转身勾手、背身顶防后的分球能力,让场边观战的比卢普斯频频点头。
开拓者上赛季内线球员三分命中率仅 28.3%(联盟倒数第 3),而杨瀚森的夏联表现提供了解决方案:
- 外弹威胁:他在高位持球时,勇士内线被迫外扩,为吕佩尔(23 分)、乐福(18 分)创造了大量中距离出手空间。
- 策应辐射:夏联首战他的传球带动球队助攻率达 68%,比上赛季常规赛提升 12%。
主帅比卢普斯对杨瀚森的防守定位是「蹲坑护框 + 弱侧协防」:
- 蹲坑策略:他在挡拆中不轻易换防,通过收缩篮下限制对手终结(勇士本场篮下命中率 48%,低于夏联平均 55%)。
- 协防价值:当外线被突破时,他的补防速度(3/4 场冲刺 3.38 秒)和臂展优势能有效干扰对手。
- 体能瓶颈:夏联首战他仅打 23 分钟就出现呼吸急促,需在夏训中提升最大摄氧量(目前 62ml/kg/min,目标 65ml/kg/min)。
- 对抗短板:面对勇士球员的推搡和小动作,他的下肢力量(深蹲 120kg)仍不足以完全压制对手。
开拓者与杨瀚森签下的「2+2」合同暗藏玄机:
- 保障与激励:前两年薪资完全保障,但后两年是否执行取决于他能否达到 ** 出场率 70%或入选最佳新秀阵容** 等条件。
- 竞争环境:队内还有中锋克林根(上赛季场均 11.2 分 8.1 篮板),若杨瀚森无法在夏联证明自己,可能被下放发展联盟。
球员 |
选秀年份 |
首秀数据 |
后续发展 |
姚明 |
2002 |
0 分 2 篮板 |
名人堂成员 |
易建联 |
2007 |
9 分 3 篮板 |
全明星球员 |
周琦 |
2016 |
3 分 1 篮板 |
发展联盟常客 |
杨瀚森 |
2025 |
10 分 5 助攻 3 封盖 |
夏联核心,冲击常规轮换 |
对比启示:
- 全面性突破:杨瀚森是首位在 NBA 首秀中同时贡献 5 助攻 + 3 封盖的中国球员,远超前辈的单一维度表现。
- 战术价值差异:姚明、易建联依赖个人进攻,而杨瀚森的策应能力使其更易融入现代篮球体系。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