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位赛表现来看,奥斯汀赛道已形成 “红牛 VS 迈凯伦” 的双雄格局,维斯塔潘的杆位既延续了个人近期的复苏状态,也为冠军之争注入更多变数。其他车队中,索伯的尼科・霍肯伯格(Nico Hülkenberg)表现亮眼,法拉利则延续低迷,赛道格局分化明显。

 

杆位争夺:维斯塔潘绝杀夺杆,迈凯伦双雄紧咬不放

冲刺赛排位赛的焦点始终集中在维斯塔潘与迈凯伦之间,最后时刻的圈速比拼堪称 “毫厘之间的较量”:

 

维斯塔潘:late lap 绝杀,状态持续回升

排位赛末段,维斯塔潘凭借一圈近乎完美的冲刺,以 1 分 34 秒 XX 的成绩反超诺里斯,最终以 0.071 秒的优势夺杆。这一表现印证了他夏休后的复苏趋势 —— 自比利时站以来,他已连续 4 场比赛进入冲刺赛 / 正赛排位赛前三,逐渐缩小与迈凯伦的差距。赛后他坦言:“今天的圈速很理想,但明天的冲刺赛肯定会是硬仗,这正是我们想看到的竞争。”

 

迈凯伦双雄:紧咬杆位却失之交臂,队内竞争暗藏张力

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全程紧跟维斯塔潘,最终分列二、三位,但两人的队内积分差距已扩大至 22 分(皮亚斯特里领先)。更值得关注的是,两周前新加坡大奖赛上,两人曾因争夺位置发生碰撞,虽目前仍被允许自由竞争,但若冲刺赛中再次出现摩擦,可能为维斯塔潘创造 “渔翁得利” 的机会。诺里斯赛后表示:“我们的赛车速度足够,但最后一圈差了一点,明天会全力冲击领奖台。”

 

积分榜格局:维斯塔潘 63 分追近,冲刺赛 8 分成 “关键小分”

尽管冲刺赛仅 8 个积分(杆位 + 冲刺赛冠军共 8 分),但对本赛季的冠军之争而言,每一分都可能影响最终走向:

 

维斯塔潘:借冲刺赛缩小差距,瞄准正赛 “大分”

目前维斯塔潘以 XX 分排名第三,落后榜首皮亚斯特里 63 分。若能拿下冲刺赛冠军(5 分),再在正赛中争取领奖台,有望进一步缩小分差。对他而言,冲刺赛的意义不仅是 “抢分”,更在于 “打乱迈凯伦节奏”—— 若能压制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可减少两人对正赛杆位的争夺精力。

 

迈凯伦:双雄需 “保分” 防内耗,避免给红牛机会

皮亚斯特里与诺里斯需在冲刺赛中平衡 “队内竞争” 与 “共同防红牛”:若两人为争夺位置发生碰撞,可能同时失分,让维斯塔潘趁机扩大追分优势;若能稳定拿下二、三位,既能保住积分优势,也能为周日正赛保留体力。迈凯伦领队赛后也强调:“希望两位车手能理性竞争,团队利益始终优先。”

 

其他车队表现:霍肯伯格第四成 “最大黑马”,法拉利持续低迷

除了红牛与迈凯伦,其他车队的表现呈现 “两极分化”,部分车手的发挥成为排位赛的意外亮点:

 

索伯霍肯伯格:第四起步,延续赛季高光

霍肯伯格继今年英国大奖赛拿下生涯首个领奖台后,再次展现强劲状态,以第四位起步,成为 “红牛 - 迈凯伦集团” 外的最佳车手。他的赛车在奥斯汀赛道的高速弯表现尤为出色,冲刺赛中有望冲击 “黑马领奖台”,进一步为索伯积累车队积分。

 

法拉利:汉密尔顿第八、勒克莱尔第十,卫冕冠军赛道失势

去年在奥斯汀赛道夺冠的法拉利,今年彻底陷入低迷 —— 刘易斯・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与查尔斯・勒克莱尔(Charles Leclerc)仅分列第八、十位,赛车速度与红牛、迈凯伦差距明显(圈速慢近 0.5 秒)。排位赛后勒克莱尔坦言:“我们的赛车在高速弯缺乏抓地力,目前还找不到解决办法,明天的目标是尽量往上追。”

 

梅赛德斯:安东内利止步 SQ2,拉塞尔第六保留希望

梅赛德斯车手安德里亚・基米・安东内利(Andrea Kimi Antonelli)虽刚确定 2026 年续约,但本次排位赛止步第二轮(第 11 位),未能进入最终冲刺;乔治・拉塞尔(George Russell)则以第六位起步,成为梅赛德斯的 “独苗”,正赛中需承担起为车队抢分的重任。

 

周日正赛前瞻:双雄争霸成定局,赛道特性或左右胜负

从排位赛圈速来看,周日正赛的杆位争夺仍将聚焦维斯塔潘与迈凯伦,而奥斯汀赛道的特性可能成为 “胜负手”:

 

赛道适配性:迈凯伦高速弯占优,红牛低速弯更稳

奥斯汀赛道包含多个高速弯与低速发卡弯,迈凯伦赛车在高速弯的空气动力学效率更高,而红牛则在低速弯的牵引力控制上更具优势。若正赛当天天气晴朗,迈凯伦可能在高速段拉开差距;若出现降雨,红牛的稳定性或成关键。

 

策略博弈:一次停站 VS 两次停站?

奥斯汀赛道的轮胎磨损相对均衡,多数车队可能选择 “一次停站” 策略,但红牛与迈凯伦可能根据比赛节奏调整 —— 若维斯塔潘能在起步阶段领先,可能通过 “早停站” 拉开差距;迈凯伦则可能靠 “长距离速度” 在后半程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