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秀时刻:5 分钟的全新体验与成长印记
本场对决成为杨瀚森 NBA 征程的起点。首节还剩 7 分 13 秒,在全场球迷的欢呼声中,现场主持人用中文介绍这位中国新秀登场,他随即替换下首发中锋克林根。不过初登赛场的杨瀚森略显紧张,首节登场近 3 分钟未获出手机会,还因防守判断问题领到犯规。
次节再战,杨瀚森终于迎来突破:上篮时遭对手犯规后两罚全中,稳稳拿下个人 NBA 生涯首分。此后他尝试挑战森林狼中锋戈贝尔,虽上篮被封盖,但迅速抢回前场篮板,将 1 个篮板收入囊中。但防守端的考验接踵而至 —— 在一次补防中,他因站位与起跳时机偏差,被麦克丹尼尔斯完成隔扣,这一幕也成为比赛焦点瞬间。下半场,杨瀚森未再获得出场机会,最终交出 2 分 1 篮板的首秀数据单。
直面挑战:坦然回应隔扣,认清适应课题
面对首秀中的高光与低谷,杨瀚森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冷静。谈及被隔扣的经历,他毫不回避自身问题:“我觉得自己在站位上还需要提高,要努力总结自己不足的地方”。他坦言,NBA 的比赛强度与夏季联赛、季前赛存在本质差异,“这是全新的体验,全新的联赛,全新的强度,我需要去适应,然后找到自己的不足”。
对手麦克丹尼尔斯赛后也主动澄清无恶意:“我没有恶意,不想伤害他,这只是篮球而已”。篮球圈对此也给出理性解读,媒体人认为 “不防守的人永远不会被隔扣”,将这一幕视作 NBA 送给新秀的 “成长公开课”。杨瀚森工作室更直言,这是 “成长的必经之路”。
温暖支撑:队友传经送宝,前辈寄予期待
首秀虽短,但杨瀚森并未孤军奋战。作为球队核心的利拉德早已表达对他的欣赏,称其 “对比赛感觉敏锐,传球与进攻选择出色,性格强硬”。比赛暂停期间,利拉德更主动上前,从防守三秒规避到进攻时机选择,向他倾囊相授攻防经验。
恩师刘维伟也从国内发来鼓励,认为此类挑战 “可能是常态”,认可其首秀的整体价值。事实上,杨瀚森的适应之路早有铺垫:季前赛期间他场均出战 15 分钟以上,但也暴露出篮板保护与犯规控制的短板,曾两度 6 犯离场。如今常规赛的强度升级,他也明确了努力方向:“会一步一个台阶,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作为新秀要时刻做好上场准备”。
前路展望:从首秀起步,续写中国球员征程
杨瀚森的首秀,延续了中国球员在 NBA 的征程脉络,他也成为继王治郅、姚明等前辈之后,第 8 位踏上 NBA 常规赛赛场的中国球员。从数据来看,其 5 分钟的出场时间与基础数据虽不亮眼,但首秀中的罚球稳定性与篮板拼抢态度,已展现出潜在价值。
对于这位 2025 年首轮 16 号秀而言,首秀只是起点。当前开拓者内线深度有限,若能在后续训练中针对性改进防守站位、控制犯规频率,杨瀚森有望获得更多轮换机会。正如篮球评论员苏群所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堂充满挑战的首秀课,已为他的 NBA 生涯写下坚韧的开篇。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