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量中国女性的私密照片、视频在境外平台**Telegram频道“Maskpark”**被非法传播、交易,受害者纷纷发声维权。该事件揭示了跨境隐私犯罪的严峻现实,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受害者震惊发现隐私泄露
今年5月,受害人戴丽收到陌生私信,称其视频外流。打开链接,她在名为“Maskpark”的频道中,看到自己22份私密照片与视频,甚至联系方式也被曝光。大多内容来自前男友偷拍。
📈 群组用户已超10万,内容触目惊心
该频道使用Telegram匿名特性,大量分享偷拍素材、AI换脸伪造影像、针孔摄像头贩卖等内容。据研究员张芒分析,Maskpark及其分支账号用户总数或达60万人,相当于韩国“N号房”两倍以上。
🌐 匿名+加密:打击困难重重
平台采用匿名注册、自毁消息,致使证据难以保存。戴丽报警后因证据不足无果。报料人梁先生也称,有黑客自称可入侵家庭监控、女性微信相册,涉违法内容多、隐匿性强,难以监管。
⚖️ 律师呼吁立法完善打击机制
律师周垂坤、丁金坤指出,当前法律对偷拍、私密传播、AI伪造等犯罪存在漏洞,呼吁增设专门罪名,如:
-
偷拍私密照片罪
-
未经同意发布私密内容罪
-
制作传播虚假私密影像罪
同时建议赋予司法机关强制平台删帖权,推动国际执法合作。
🧩 暗网仍在交易,法律仍在追赶
尽管“Maskpark”已转为私人频道,但类似平台仍层出不穷。专家呼吁:必须从立法、执法、技术和国际合作等多层面,构建更有力的隐私保护与惩治机制。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