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7月16日周三凌晨2:30,SpaceX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24颗亚马逊柯伊伯(Project Kuiper)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大科技巨头在太空互联网领域既竞争又合作的新格局。
"竞合关系"下的关键发射
本次发射是亚马逊为追赶SpaceX的Starlink而采取的重要举措。SpaceX目前运营着由8000颗卫星组成的Starlink星座,为全球约500万用户提供服务。亚马逊设备与服务部门负责人潘纳伊(Panos Panay)在领英发文感谢SpaceX,称:"期待这批卫星为全球宽带连接作出贡献。"
柯伊伯计划加速推进
亚马逊2019年启动的柯伊伯计划目标是通过3000多颗卫星提供全球互联网服务。为满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2026年7月前部署1600颗卫星的要求,亚马逊已:
-
完成三次发射(前两次使用联合发射联盟火箭)
-
累计部署78颗在轨卫星
-
预订83次发射任务,包括与SpaceX的三次合作
百亿美元级太空竞赛
这场竞赛涉及两位世界首富——马斯克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
贝索斯旗下蓝色起源正开发"新格伦"火箭对标SpaceX
-
亚马逊已为柯伊伯计划投入超100亿美元
-
分析师预计总成本可能达230亿美元(不含用户终端)
市场前景与挑战
美国银行分析显示:
-
2030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超400亿美元
-
若占据30%份额,柯伊伯2032年销售额或达71亿美元
-
当前每次发射成本约1.5亿美元,卫星年生产成本预计11亿美元
行业观察
"这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商业模式的较量,"太空咨询公司Quilty Analytics主管表示,"亚马逊能否后来居上,取决于其能否有效整合云计算与卫星网络优势。"
随着第四次发射完成,亚马逊正加速追赶,但面对Starlink的先发优势,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的格局仍充满变数。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