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湖北黄冈蕲春县农商行一则中标公告引发舆论热议,该行 2025 年以 178.2 万元为 489 名员工采购工作服,人均花费约 3644 元。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该行 4 年间第 3 次大额采购同品类工作服,累计花费超 619 万元,且湖北赛尚服饰集团有限公司连续中标 2022 年、2024 年、2025 年三次采购项目,采购模式也从多企业分标变为单一企业全包。

2025年中标公告(来源网络)
据中标公告显示,2025 年采购的工装涵盖男女长袖衬衫(每人 2 件)、短袖衬衫(每人 3 件)、风衣(每人 1 件)、羽绒服(每人 1 件)及领带、丝巾、棉袜等配饰。从采购历史来看,该行 2022 年工装采购总金额达 326.5 万余元,2024 年为 114.2 万元,短短 4 年间密集投入引发 “重复采购、铺张浪费” 的质疑。有网友表示:“风衣、羽绒服耐穿性强,4 年换 3 次实在没必要,即便衬衫需换洗,量也远超日常需求。”
针对争议,蕲春农商行初期回应称采购 “经上级核准,流程合规”,但 13 日记者联系时,该行表示 “暂时不回应”。这种回避态度进一步激化了疑虑,尤其是单一企业连续中标且金额逐年攀升的情况,让网友对招标公正性提出疑问,猜测是否存在隐性利益关联。
更具反差的是,就在 10 月 17 日,该行刚因信贷管理不审慎导致贷款被挪用、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黄冈金融监管分局罚款 100 万元,相关责任人还被禁业或警告。一边是工装采购上的 “大手笔”,一边是核心信贷业务的合规漏洞,公众质疑其资金使用优先级错位:“为何不把资金用在业务经营和客户服务上?”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表示理解,认为银行工作对着装整洁有特殊要求,人均 3600 元涵盖多类服饰不算过高。但多数观点认为,合理采购与公开透明并不矛盾,公众需要的是细节说明而非笼统回应。
据了解,蕲春农商行作为股份制金融机构,其采购信息公开本是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业内人士指出,若能公开服装材质标准、定价依据、高频采购原因(如人员大幅变动、旧工装报废标准等)及招标评审细节,疑虑自然会消解。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