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财务主管莎拉·弗莱尔(Sarah Friar)周三公开承认,尽管公司7月营收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但疯狂增长的AI计算需求正持续挤压其盈利能力。她直言“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持续不足”,并透露正通过万亿级数据中心项目“星际之门”及多方合作缓解压力。

算力饥渴:GPU短缺拖累商业化进程

  • 需求爆炸:ChatGPT全球周活用户达7亿,企业版GPT-5推理工作量提升8倍,计算资源供不应求;
  • 合作扩容:除核心伙伴微软外,新增Oracle、Coreweave等云服务商分散供应风险;
  • 天量投入:CEO奥特曼称将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远超传统科技公司资本开支规模。

财务里程碑与融资狂奔

  • 收入跃迁:2025年营收预计达127亿美元(较2024年增200%),年度经常性收入超100亿美元;
  • 估值飙涨:正谈判60亿美元二级股票出售,估值5000亿美元(较3月400亿美元融资时估值升66%);
  • 订阅加速:尽管GPT-5发布初期遭用户体验争议,付费版Plus/Pro订阅反呈加速趋势。

生态依存:微软的“双刃剑”角色

弗莱尔强调微软仍是“未来几年关键合作伙伴”,其AI产品完全基于OpenAI技术构建。但这种深度绑定也引发市场担忧:

  • 知识产权风险:若合作生变,微软能否持续提供算力支持?
  • 竞争隐忧:微软自研AI模型与OpenAI的竞合关系日益微妙。

行业影响
OpenAI的算力焦虑折射出整个AI行业的供给侧困境。当资本不再成为约束,物理世界的芯片、能源与数据中心容量反而成为生成式AI狂飙的终极天花板。能否突破算力瓶颈,将决定OpenAI能否守住其5000亿美元估值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