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机器人(Unitree Robotics)正积极推进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估值可能高达500亿元人民币(约70亿美元)。若成功上市,宇树有望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并成为中国首家专注于该技术上市的科技公司。
IPO计划与估值跃升
宇树机器人于8月27日在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宣布,正在推进上市准备工作,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提交申请文件。据路透社报道,其估值较6月最新一轮融资大幅提升,吸引了吉利、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知名投资者的关注。尽管具体融资规模尚未披露,公司向中国媒体透露,自2020年以来持续盈利,目前年营收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
中国政策支持与行业背景
宇树的上市计划正值中国政府加大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扶持力度之际。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发展指导方针,要求到2025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宇树创始人王星星今年早些曾参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科技领袖的座谈会,反映出政策对行业的重视。
国内竞争与全球布局
宇树是中国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之一,竞争对手包括安吉机器人(Agibot)和高博特(Galbot)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和吉利已在生产线上部署宇树机器人。据Omdia估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总出货量预计达1.5万台,宇树的份额仅次于安吉机器人。
全球范围内,宇树面临来自美国企业如波士顿动力、Figure AI和特斯拉的竞争。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表示,计划今年生产约5000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然而,分析师认为,中国企业在产品商业化与定价方面已占据领先地位。
价格优势与数据战略
宇树通过低价策略推动市场普及:其G1型号起售价为1.6万美元,新型R1机器人仅售5900美元,低于特斯拉Optimus Gen2预计的2万美元起售价。摩根士丹利指出,尽管这些机器人可能并非最先进,但低价有助于宇树收集关键数据以训练下一代模型。
中美生态与未来展望
美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生态系统中仍具优势,拥有英伟达、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以及谷歌、Meta等软件巨头。宇树等中国企业已采用英伟达Jetson AGX Thor平台,以提升机器人与人实时交互的能力。
美林证券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2500台增至2025年的1.8万台,到2060年,全球机器人数量可能达30亿。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宇树的IPO可能成为中国科技行业复苏的标志性事件,同时推动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