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只在《星际迷航》和《银河系漫游指南》等科幻作品中出现的通用翻译器,如今正逐渐成为现实。在近日的iPhone发布会上,苹果展示了一段视频:一位讲英语的游客在西班牙语国家购买鲜花时,通过AirPods实时听到店主的西班牙语被即时翻译成流畅的英语。这一场景标志着实时语言翻译技术正式进入消费电子主流市场。

苹果入局:AirPods Pro 3 主打实时翻译

苹果将实时翻译作为新款AirPods Pro 3的核心功能,该耳机售价250美元,支持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到英语的实时互译。该功能也将通过软件更新向旧款AirPods开放。当双方均佩戴AirPods时,可实现双向实时翻译,使跨语言对话如母语交流般自然。

分析师认为,这一功能可能推动用户升级设备,并标志着苹果人工智能战略迈出重要一步。该功能需搭配支持Apple Intelligence的新款iPhone使用。

竞争加剧:谷歌、Meta、OpenAI 纷纷布局

苹果并非唯一进军该领域的公司:

  • 谷歌:其Pixel 10手机具备“语音翻译”功能,可在通话中实时翻译并保留说话人语调;

  • Meta:Ray-Ban Meta智能眼镜支持实时翻译并通过手机显示译文,下一代产品预计将进一步增强该功能;

  • OpenAI:ChatGPT的语音助手模式具备流畅翻译能力,并计划与前苹果设计总监Jony Ive合作开发硬件产品。

行业影响:专业翻译设备与就业冲击

专用翻译设备制造商(如日本的Pocketalk和波兰的Vasco)早已推出支持多语言翻译的硬件产品,售价约300美元。它们强调通过语言学家参与和人工校对提升准确性,并支持更多语言(如Pocketalk支持95种语言)。

然而,实时翻译技术的普及可能对翻译行业造成冲击。微软研究院8月的研究发现,98%的翻译工作与AI能力重叠,翻译人员成为受AI威胁最大的职业之一。

技术挑战与市场局限

目前实时翻译技术仍面临诸多限制:

  • 语言覆盖不足:苹果翻译仅支持5种语言,而专业设备支持数十种;

  • 区域限制:苹果翻译功能暂不适用于欧盟用户;

  • 应用场景深化:Pocketalk等厂商认为,技术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医疗、教育等对隐私和准确性要求更高的领域,而非仅服务于旅游场景。

未来展望

实时翻译技术的兴起标志着人机交互方式的又一次变革。尽管科技巨头凭借硬件生态优势快速推广该功能,专业厂商仍通过垂直领域深耕寻求差异化竞争。随着技术持续演进,实时翻译有望在全球化沟通中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