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佛蒙特州地区法官杰弗里·克劳福德周三下令释放被移民局拘留的哥伦比亚大学巴勒斯坦学生活动人士穆罕默德·马赫达维,裁定其可保释出狱,直至法院对质疑其拘留合法性的人身保护令申请作出最终裁决。这一决定距其被捕仅过去两周,却引发全美对言论自由与移民政策的激烈讨论。
现年24岁的马赫达维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4月中旬在佛蒙特州伯灵顿参加入籍面试时遭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逮捕。政府指控其“破坏美国外交政策”,但未公开具体细节。其法律团队随即以“非法监禁”提起诉讼,律师卢娜·德鲁比在听证会上直指逮捕是“对马赫达维为巴勒斯坦发声的报复行为”,并强调当事人“从未被控任何刑事罪行”。
法庭外,马赫达维向支持者高呼:“我们支持和平,反对战争!”他特别向巴勒斯坦民众喊话:“我感受到你们的痛苦,自由终将到来。”其获释后仍需佩戴电子监控装置,且活动范围受限。法官克劳福德明确拒绝检方推迟释放七天的请求,称“没有证据显示被告构成公共威胁”。
此案引发政治地震。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逮捕学生活动人士是对民主的攻击”,纽约州众议员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也呼吁终止“以国家安全为名的政治迫害”。白宫则重申“所有移民程序均依法进行”,但拒绝进一步评论。
值得关注的是,马赫达维被捕前曾向BBC合作媒体CBS透露,他怀疑入籍面试是“诱捕行动”。其律师团队指出,ICE在面试后突然以“未通过安全审查”为由实施逮捕,但未能提供任何实质性证据。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在声明中强调,此案暴露出移民系统“对持不同政见者的系统性打压”。
随着美国高校反战抗议浪潮持续,马赫达维案已成为标志性事件。此前,哥伦比亚大学学生马哈茂德·哈利勒和塔夫茨大学学生鲁梅萨·奥兹图尔克等十余名学生因参与声援巴勒斯坦示威遭拘留。分析人士指出,马赫达维的释放虽属个案,但折射出司法系统对政治表达边界的重新界定,其后续诉讼进展或将为类似案件树立重要判例。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