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近日公布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详细计划。该公司拟发行约3431万股普通股,每股定价区间为35至37美元,预计最高可募集资金12.7亿美元。若成功发行,其估值将达到约140亿美元。Klarna的股票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为“KLAR”。

发行结构:大股东成主要出售方

根据发行安排,Klarna自身将提供556万股新股,其余约2880万股则由现有股东出售。这意味着本次IPO中的大部分资金将流入大股东账户,而非直接注入公司运营。

知名投行护航上市进程

本次IPO由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显示出市场对该项目的重视与认可。

“先买后付”巨头拓展业务边界

Klarna成立于2005年,以“先买后付”(BNPL)服务闻名,该业务允许消费者将付款拆分为多期完成。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产品线,已涉足借记卡和存款账户等领域,力图打造更全面的金融服务生态。

营收增长但仍未盈利

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Klarna在今年6月当季实现营收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0%。然而,公司同期净亏损达到53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扩大,显示其仍面临盈利挑战。

上市之路曾因关税政策延后

Klarna原计划于今年早些时候上市,但由于特朗普政府于4月宣布对多国征收互惠关税,公司决定暂缓IPO进程。这一外部政策变化对其上市时间表产生了直接影响。

估值波动反映市场挑战

Klarna的估值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显著波动。2021年6月,在软银领投的一轮融资中,其估值曾高达456亿美元。然而,受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2022年其估值大幅下跌85%,至67亿美元。公司将其归因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