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谈及 “杨瀚森若新秀季表现不佳” 的可能性时,Richman 的态度十分理性:“问题不大,他才 20 岁啊,年轻球员本来就需要时间适应 NBA 的节奏、对抗和战术体系。对开拓者来说,更重要的不是他现在能立刻贡献多少分或篮板,而是能看到他的潜力 —— 比如他的传球视野、低位脚步这些特质,这些才是决定他未来高度的关键,他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这番话也侧面反映出开拓者对杨瀚森的定位:并非 “即战力需求”,而是 “长线培养目标”,给予了他足够的成长容错空间。
而杨瀚森能否获得稳定出场时间,核心取决于球队替补中锋罗伯特 - 威廉姆斯三世(罗威)的健康状况。Richman 透露,罗威的伤病史和球队的谨慎管理,将为杨瀚森创造天然机会:“罗威有过膝盖手术,过去几个赛季伤病不断,上赛季开拓者对他的使用极其小心 —— 每场出场时间基本控制在 24 分钟以内,哪怕没有背靠背比赛,也会有计划地安排他轮休,就是为了避免膝盖负荷过大。” 更关键的是,根据球队新赛季的伤病管理计划,罗威预计将有 17 场比赛被安排轮休,“这意味着杨瀚森肯定能获得出场机会,不会一直坐冷板凳”。
值得一提的是,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的用人风格,也为杨瀚森提供了支持。Richman 特意提到:“比卢普斯在发布会上明确说过,杨瀚森已经具备代表球队出战的能力,他向来愿意给年轻球员机会 —— 比如上赛季亨德森作为新秀就直接被安排首发出场。所以当罗威轮休时,作为第三中锋的杨瀚森,会直接顶上成为中锋位置的头号替补,而且球队会给他大量的上场时间去适应比赛,不会只是‘垃圾时间亮相’。”
当然,Richman 也客观提及杨瀚森可能面临的挑战:NBA 的身体对抗强度、防守端的节奏适应,都是这位年轻中锋需要突破的难关。但从球队态度来看,开拓者对他的信心很足 —— 既没有急于求成地要求他 “即插即用”,也通过罗威的轮休计划为他预留了成长空间,相当于为他搭建了 “循序渐进” 的适应路径。
对杨瀚森而言,这样的处境或许是 “最优解”:既能避免因 “战绩压力” 导致的心态失衡,又能在真实的 NBA 赛场中积累经验;而对中国球迷来说,能在常规赛中看到他稳定登场,观察他在高强度对抗下的进步,也成了新赛季开拓者比赛的一大看点。接下来,就看杨瀚森能否抓住罗威轮休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自己的潜力,为后续的 NBA 生涯打下基础。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