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航空(Frontier Airlines)首席执行官巴里·比弗尔(Barry Biffle)周三在Skift全球论坛上公开回应美联航(United Airlines)首席执行官斯科特·柯比(Scott Kirby)的言论,驳斥其关于美国超低成本航空模式已过时的观点,并直言“如果他数学好,应该能看出美国航班供应过剩的问题”。

低成本航空之争:数学与商业模式对决

柯比上周在加州航空会议上表示,精神航空(Spirit Airlines)可能倒闭,并称边疆航空若想成为美国最大廉价航司,将成为“沉船上最后站着的人”。比弗尔反击称,边疆航空的单位成本显著低于美联航——每可用座位英里成本为7.50美元(不含燃油),而美联航第二季度为12.36美元。他强调,边疆不仅吸引原本不飞行的客户,也服务那些追求廉价机票但愿意在其他方面(如豪华酒店)消费的旅客。

当被问及边疆是否依赖美联航留下的运力时,比弗尔讽刺道:“这就像诺德斯特龙百货CEO说‘我允许顾客从沃尔玛买牛仔裤’。”

行业背景:精神航空破产与市场争夺

精神航空于今年8月第二次申请破产,其困境引发同行对超低成本模式的质疑。边疆航空、美联航及捷蓝航空等纷纷在精神航空的核心航线上增加航班,以争夺其客户。柯比认为“顾客关心价值,但超低成本航司无法提供价值”,但比弗尔指出,低成本航司正通过提供包含免费服务的高端套餐适应市场变化。

挑战与转型:成本压力与竞争加剧

超低成本航空面临多重挑战:疫情后成本上升、美国国内航班供过于求导致票价下跌,以及大型航司通过基础经济舱机票和全球网络优势挤压市场。为应对竞争,精神航空和边疆航空等正推出包含座位分配、行李托运等服务的套餐产品,提升附加值。

边疆航空第二季度净亏损7000万美元,但预计第三季度单位收入将增长中高个位数,并称正“为2026年盈利奠定基础”。比弗尔的回应凸显了低成本航司在行业逆风中寻求生存与转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