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罗伯茨在采访中直言这种方案 “风险与机遇并存”:“大谷习惯每 7-11 天一次的固定先发节奏,他是极度依赖规律和 routine 的球员,而牛棚投手需要随时待命,角色完全相反。他去年刚经历第二次尺侧副韧带修复,我们一路小心翼翼管理他的投球负荷,现在贸然改变角色,可能要承担未知风险。” 他以近期一场比赛为例,大谷 5 局无安打仅用 68 球,球队仍按预设计划将其换下场,“本赛季我们从不让他投超 5 局,就是为了保护他的身体,不会轻易打破这个原则”。
与球队的谨慎不同,大谷翔平展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他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主动表态:“我和球队聊过中继投球的可能性,作为球员,我愿意为任何需要的角色做好准备。如果最终要从牛棚出发,只要情况需要,我也可以在投球后转打外野,继续留在比赛里。” 这番话让球迷看到他的牺牲精神 —— 要知道,按 MLB2019 年生效的双向规则,若大谷以 DH 身份开局后转任中继,停止投球时道奇将失去 DH 资格,他若想留队只能去外野;而他上一次打外野还是 2021 年效力天使时(7 次出场),本赛季尚未有过外野训练。
面对大谷的主动请缨,罗伯茨的态度却很明确:“他愿意去外野的想法很值得称赞,但目前这更多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在他看来,大谷作为球队的打击核心( lineup 顶端催化剂 + 盗垒威胁),额外增加外野防守任务会加重身体负担,“我们不会轻易给已经需要兼顾投打两端的他,再添新压力”。
此外,即便大谷确定支援牛棚,还有不少现实问题待解决:比如他在打击回合即将到来时,如何协调牛棚热身;若比赛进入延长局,如何平衡投球与防守 / 打击的体力分配;且球队倾向让他聚焦第九局关键局次,但这也意味着他要承担更高压的 “伪终结者” 角色。
目前,道奇仍在 “先发稳妥性” 与 “牛棚补强需求” 间权衡 —— 大谷的角色最终如何定调,不仅关乎道奇季后赛的排兵布阵,更可能直接影响他们的争冠前景。而大谷那句 “做好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也让外界对这位 “二刀流” 巨星的季后赛表现,多了一份期待与好奇。
评论 ()